冬用半坡暖棚
發布時間:20-03-06
冬用型單斜面半坡暖棚跨度小,透明屋面角度較大,保溫性能好,適用于秋冬茬果菜類蔬菜延遲栽培及春季早熟栽培。大棚為東西向,一般跨度為6米左右,長約30米,脊高2.4米,棚面呈弧形,底角在45度以上,天角大于20度,冬春進光量比春用型大棚高20%以上,午間溫度較高。三面圍墻厚,保溫性能好,有時北部設臨時加溫火道補充加溫,一般情況下自天溫度可達25℃、夜間溫度可保持在12℃以上。管理及時,春節可供應黃瓜、番茄。早春可較一般大棚提早20天定植果菜類蔬菜秧菌,雖然畝投資略高于春用型大棚,但經濟收益高,很有發展前途。
(1)冬用半坡暖棚結構與建造:
冬用半坡暖棚圍墻在北、東、西三面。圍墻一般為土墻,墻寬60厘米、高1.5米,土墻下砌40厘米磚石墻基礎。東西側墻與透明屋面角度一致。土墻采用“干打壘”方式建造,北墻要每隔2米設一后窗。土墻建成后泥1厘米厚的泥面并壓光,內墻噴白灰,增強光照。北墻后堆土50厘米或增加一層玉米秸保溫。后立柱為水泥預制柱,距后墻1.2~1.5米,柱高2.6米,地下埋入0.4米,柱下奠基石。后立柱斷面為6×10厘米后排立柱間距2.4米,上架水泥橫梁承擔后屋面。中立柱在后立柱南邊2米處埋設。中立柱高2.1米,埋入地下0.4米,上端架橫梁豕擔前屋面重量。
冬用半坡暖棚中立柱東西間距為3.2米。前立柱在中立柱南邊2米處埋設。前立柱高1.1米,埋入地0.3米,上架前橫梁。小支柱在中、前梁上每80厘米固定1根。小支柱高15厘米,支撐竹拱桿,形成懸梁吊柱,便于壓膜,順水。小支柱上、下用鐵絲與竹拱桿、橫梁連結。防寒溝與春用型單斜面大棚相同。后屋面結構與春用型大棚相同,可適當加厚。后橫梁為水泥預制而成,長2.4米,斷面為10×10厘米2。兩根橫梁在后柱頂通過預埋孔穿鐵絲與柱頂連結,東西兩邊插入側墻內。中、前梁可用毛竹制成。竹拱桿用5厘米粗鴨蛋竹作拱桿。頂端插入后梁上固定,中、前端架在小支柱上,彎成弧型,上扣塑料薄膜,用壓膜線或竹壓桿固定。扣膜采用4三大塊兩條縫”扣膜法,作法與春用型大棚相同,但每塊膜可稍窄些(棚跨度小些)。冬用型大棚可在北墻前每5間設一個加溫火道,以備補充加溫。
(2)冬用半坡暖棚用料計劃及成本核算:每畝冬用型大棚總投資為1900元左右,其用材料計劃及成本核算。
查看更多+推薦資訊